满城春花,杨柳飞絮,美好的暮春时节,也是过敏性疾病最为高发的季节。从本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眼病、过敏性咽炎和过敏性皮肤病等发病骤然增多,专家提醒,“加强防护”有技巧,远非出门戴口罩这么简单。
最近这些天,过敏患者挤满了各大医院皮肤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和眼科门诊,其中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最为多见。而面部过敏的病人,大多表现为脸部红、肿、痒甚至眼皮水肿。
对于出现了脸痒、面部灼热等症状的皮肤过敏人士,天津医院皮肤科贾建琴主任医师强调,皮炎平等含有激素的外用药切切不可乱用,此类药物在用药初期能达到止痒的作用,但病灶有可能不断扩大,而且很快会复发。反复多次之后,面部就会出现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干燥、粗糙等症状,并转为激素依赖性皮炎,让治疗变得十分困难。建议大家出现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改变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贾建琴同时提醒大家,春季不应急着更换护肤品,生活中注意皮肤充分保湿,衣物及床上用品清洗后使用烘衣机干燥而不是悬挂在外,家中的被子、枕头、沙发、地毯、窗帘等应定期清洁。
这样揪出过敏原
记录每次过敏发作前半小时内接触的物质或所处的环境以及摄入的食物、药物,有助于帮自己找到引发过敏的元凶。由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通常出现很快,平均进食后15分钟左右。
有实验显示,所有存在严重过敏反应孩子的症状都在接触相关物质后30分钟内出现,其中绝大多数症状在头5分钟内就会出现。通常牛奶和鸡蛋过敏常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青少年对贝类和鱼类过敏比较常见,花生过敏在各年龄段的发生率都很高,经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常见于进食小麦制品6小时之内。
摘自《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