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或急性缺血。目前研究证实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正常动脉血流 动脉轻度狭窄
动脉中度狭窄 动脉重度狭窄闭塞
临床表现:
1.皮温降低
2.皮色苍白,发绀
3.感觉异常
4.疼痛:早期血管壁炎症及邻近末梢神经受刺激,以后为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5.组织营养障碍改变
6.动脉搏动弱或消失
7.游走性浅静脉炎
8.干性坏疽、溃疡、湿性坏疽
治疗:
1.药物保守治疗:主要适合早期或轻度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扩血管、祛聚、增加侧枝循环等。
2.手术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动脉内膜剥脱、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我科开展多种微创的腔内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并于国内率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