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创伤交通医学研究所是始建于1998年10月13,是由天津医院的创伤急救中心、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与天津大学力学系、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事故处等单位联合组建而成的,是创伤交通医学跨学科研究单位,挂靠天津医院。办公地址设在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建筑面积3915平方米。有职工8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8人。下属的创伤急救中心担负着本市及外省市工伤、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及其他意外伤害的急救任务,并担负着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教学任务。该研究所集创伤骨科、普外、胸外、泌尿外科等学科为一体,并与“120”台并网,下设机构有,基础部:中心实验室、核医学室、生物力学室、肌电图室、病理室、动物室、组胚室、生化室、分子生物室、实验力学研究室、流行病学室。临床部即创伤急救中心:120急救点、急诊科、ICU、临床研究室、胸部损伤研究室、腹部损伤研究室、泌尿损伤研究室、复合损伤研究室、多发骨折研究室、颅脑损伤研究室。此外还有办公室和开发部。设有专门急救抢救室、急救手术室、急救照像室、急救化验室、重症监护(ICU),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程序化的现代医学抢救系统,抢救成活率达96.3%。有专业藏书4000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Bvight恒冷箱切片机、肌电图机、自动潜像还原机、骨密度仪(QDR)、Waters高压液相色谱仪等。
随着现代交通事故越来越多,我国交通伤处于高发阶段,造成的严重创伤也越来越多,其中超过一半的死亡是由创伤救治不及时,学科不协调、知识领域单一狭窄以及创伤后并发症造成的。金鸿宾教授提出的多学科、一体化医学科学,不放弃有利时机,控制不利情况的发生;使减少创伤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成为了现实。同时改善交通状况是全社会的责任。
当时许多人认为,交通创伤不就是断胳膊断腿后,该止血的止血,该包扎的包扎,该手术的手术吗?金鸿宾教授却不这样想: “虽然长期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创伤的临床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死亡率下降并不显著,这就需要我们把创伤及时救治,学科协调、知识领域和知识面拓展同时把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搞清楚。 ”
在这个想法支持下,天津医院成立了全国上唯一集生物力学、流行病学、交通心理学、交通防护与诊疗的综合性交通医学研究所。在立项当初,部分专家并不明白:研究创伤为什么还要用多学科一体化。金鸿宾教授解释: “同样的损伤因为治疗程序的不同,有成活,有死亡,有的康复得快,有的康复得慢,我们在不同水平上研究它的机理,能使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不发生或减轻,能让病人死亡率降低或恢复较快。”
随后的研究成果,验证了金鸿宾教授的话——研究首次在学术上提出了可以直接和间接降低死亡率的“VIP”概念;在不同水平上进行的应激反应研究,发现了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性腺轴的两种不同功能在调节炎症反应时候的不同机制。
交通伤为高动能、多因素所致,伤情复杂、严重,医院内急救必须规范、科学及程序化。VIP(ventilation infusion pulsation)急救程序准确抓住了创伤早期致死的3个主要矛盾(呼吸障碍、循环障碍及快速大出血),按其顺序依次快速处理,突出了边治疗边诊断的新理念。该程序符合急救要求,可操作性强。应用VIP程序后,我院交通伤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VIP液体灌注原则为快、足、稀,同时强调了损伤控制外科理念(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以控制出血为目的之救命手术应是复苏的组成部分,而不是院内急救的终结。
确立研究方向包括:创伤流行病学研究;现代创伤的特征及对策探讨;创伤评分研究;创伤病因学研究;中西医结合危重创伤的阴阳本质研究;创伤并发症的预警性研究和预防性治疗。承担了由吴咸中院士所领导的攻关项目“严重创伤<